滁州市实验小学走进市科技馆开展古代科技展研学活动

滁州 更新于:2025-10-20 11:59
  • 兰花草0088

   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,古人的科学智慧不仅推动了历史进步,更为现代科技创新提供了宝贵的灵感,10月16日,滁州市实验小学的同学们走进市科技馆,沉浸式体验古代科技发明,感受科学与传统文化的交融,在实践中点燃探索未知的梦想。

    穿越千年的古代科技展。在市科技馆专业讲解员的带领下,学生们步入了古代科技发明展区。一件件展品静静诉说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创新故事——水滴时钟以水滴等时性原理计时、地震仪能够精准探测地震方向、应县木塔模型展示了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极致工艺。这些凝聚着先人智慧的发明,让同学们目不转睛,频频发出惊叹。

    讲解员用生动的语言,将每一项古老发明背后的科学原理和历史故事娓娓道来。同学们时而专注倾听,时而积极提问,不仅了解了技术本身,更体会到科技与文化相互交融、共同发展的深刻意义。

    从防灾减灾到现代科学。“防灾减灾”知识环节中,讲解员以古代地震仪为切入点,将地震、龙卷风等自然灾害背后的现代科学知识娓娓道来。通过互动问答和模型演示,同学们不仅理解了古人的防灾智慧,还掌握了面对灾害时自我保护的科学方法。

    通过亲身参与和现场互动,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得到了显著提升。科学知识不再是书本上的抽象符号,而成为生活中可以应用、可以守护自身安全的重要工具。这种跨越时空的学习体验,让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在孩子心中产生共鸣。

    创客教室里的科学实践。在创客教室,学生们迎来了动手实践环节。在老师耐心指导下,每个人都亲自动手制作水滴时钟模型。从零件拼接到原理验证,每一个步骤都需要严谨思考和巧妙操作。这一过程中,孩子们深刻理解了流体力学与等时性原理在计时工具中的应用。

    当自己亲手制作的水滴时钟顺利运转起来,那份成就感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在每位同学脸上绽放。正如一位同学兴奋分享:“我以前只在书上见过地震仪,今天不仅看到了原理演示,还自己做了水滴时钟,感觉古人也太聪明了!”

    滁州市实验小学带队老师表示,这次研学活动是一次将课堂教育与课外实践完美结合的教育体验。通过“眼看、耳听、手动”,孩子们真正实现了“玩中学、学中悟”,不仅提升了科学素养,也锻炼了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。

    这场研学之旅为学生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古代科技文明的大门,让他们在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,也在心中埋下热爱科学、勇于探索未来世界的种子。正是这种对知识与创新的不懈追求,让中华文明历久弥新,也将引领新一代青少年走向更加广阔的科技星辰大海。(图文/滁州市实验小学)
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